尧说:“谁能够继承我做这件事(治理天下)呢?”放齐说:“您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。”尧说:“哼!他顽劣凶恶,不可以用。”尧又说:“谁可以呢?”讙兜说:“共工广泛地聚集民众,做出了业绩,可以任用。”尧说:“共工善于言辞,他的行为邪僻,貌似恭敬,实则对上天都不敬,不可以用。”尧又说:“唉,四方诸侯之长啊,滔滔的洪水弥漫天际,浩浩荡荡包围了山岭,淹没了丘陵,百姓们非常忧愁,有能去治理洪水的人吗?”(四方诸侯之长)都说鲧可以。尧说:“鲧违背命令,还败坏同族,不可以。”(四方诸侯之长)说:“不会吧,试试他吧,不行再把他撤掉就是了。”尧于是听从(四方诸侯之长)的意见任用了鲧。过了九年,鲧治水没有成功。
尧说:“唉!四方诸侯之长啊,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,你们有谁能够顺应天命,来接替我的帝位呢?”四方诸侯之长回答说:“我们德行鄙陋,不配登上帝位。”尧说:“那就把你们知道的贵戚和关系疏远以及隐居的人都推荐出来吧。”大家都对尧说:“有一个还没有娶妻的人在民间,他叫虞舜。”尧说:“对,我听说过他。他这个人怎么样呢?”四方诸侯之长说:“他是个盲人的儿子。他的父亲很愚昧,母亲很顽固,弟弟很傲慢,他却能够凭借孝道跟他们和睦相处,使家庭逐渐走向和睦,不至于做出奸邪的事。”尧说:“那我来考验考验他吧。”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,通过这两个女儿来观察舜的德行。舜让她们到妫水湾里去住,她们遵守做媳妇的礼节。尧认为舜做得很好,就让舜认真地推行五种常法,舜都能很好地遵循。于是尧又让舜到众多的官职部门任职,各部门的事务舜都处理得井井有条。舜到四门去迎接宾客,四门充满庄重和睦的气氛,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很敬重他。尧又让舜进入山林川泽,遇到暴风雷雨,舜也不会迷失方向。尧认为舜很圣明,就召见舜说:“你谋划事情很周到,说过的话都能取得成效,已经三年了。你可以登上天子之位了。”舜因为觉得自己的德行还不够,心里很不安,就推辞了。正月上旬的一个吉日,舜在尧的太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。这个太祖庙,就是尧的太祖的庙。
于是帝尧年老了,命令舜代行天子的政务,来观察上天的旨意。舜于是通过观测璿玑玉衡(xuán jī yù héng),来使七项政事(指日、月、五星)整齐有序。接着就祭祀上帝,用禋(yīn)祀来祭祀六宗(说法不一,一般指天地四方),遥望山川进行祭祀,遍祭群神。舜收集了诸侯们的五种瑞玉,选择吉利的月日,会见四方诸侯和各州州长,颁发瑞玉。这一年的二月,舜到东方去巡视,到达岱宗(泰山),举行柴祭,按照山川的尊卑秩序来祭祀。于是会见东方的诸侯,协调历法,统一音律、度(长短)、量(容积)、衡(轻重),修订五种礼仪,规定诸侯以五种玉器、三种彩色丝织品、两种活物(羊羔和雁)、一种死物(雉鸡)作为见面礼,礼仪如同五种玉器的规定,完毕后就回来。五月,到南方去巡视;八月,到西方去巡视;十一月,到北方去巡视:都像开始到东方巡视时一样。回来后,到祖宗庙、父庙,用一头牛作为祭品。每五年巡视一次,诸侯们分别在四年来朝见。舜普遍地告知他们治理国家的话,明确地考察他们的功绩,用车马衣服来酬劳他们。开始划分全国为十二个州,疏通河道。把常用的刑罚刻在器物上作为象征,用流放来宽宥应该受五刑(墨刑、劓刑、刖刑、宫刑、大辟)的罪犯,用鞭打作为官府的刑罚,用木条打作为学校的刑罚,用铜作为赎罪的刑罚。因为过失而造成灾害的,赦免;如果有所仗恃而终不悔改的,施加刑罚。谨慎啊,谨慎啊,施用刑罚要非常慎重啊!
讙兜(huān dōu)推荐共工,尧说不行,可是还是试着让共工担任工师(管理百工的官),共工果然放纵邪僻。四方诸侯之长举荐鲧(gǔn)来治理洪水,尧认为不行,四方诸侯之长极力请求试用他,试用后没有成效,所以百姓认为不好。三苗在江淮、荆州一带多次作乱。于是舜回来向帝尧进言,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,让他去改变北方狄族的风俗;把讙兜放逐到崇山,让他去改变南方蛮族的风俗;把三苗迁徙到三危,让他去改变西方戎族的风俗;把鲧流放到羽山,让他去改变东方夷族的风俗:惩处这四个罪人后天下都顺服了。